夏天打垒球能给你带来什么? 健美的身材,有趣的回忆,一群合得来的朋友? 或者,通往经济学的大门? 在《游戏中的行为经济学:场上行为与游戏致胜之谜》一书中,人们或许能找到答案。
故事始于1984年。
那一年,在密歇根州奥顿维尔的湖滨,第二届犹太青年夏令营正在进行中。 数百名来自美国各州的孩子们,按照宿舍分组,组成了多支垒球队,准备参赛。
事情进展顺利,但有一个问题。 夏令营强调合作精神,就是说不管孩子们有没有运动天赋,都要上场打球。 7号寝室里有8个孩子,都挺能干的,但第9个孩子是个例外。 孩子又瘦又高,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大方,缺点是四肢很不协调。
不出所料,在7号宿舍上场后,这孩子被送到了右外野,也就是场地的边缘。 因为,按照通常的打法,这个位置的球员与对方打出的球接触较少。
比赛前期,7号寝室一直领先。 直到老九登场,不妙的事情发生了。 只见他站着笨拙,拿球棒的方向错了,连续挥了三下JRS直播,连球的影子都没碰到。 这一次,对方发现了老九的弱点,找到了反超的机会。 每当轮到对方球队击球时,他们就会将球击向右外野。 球朝那个方向飞去,落在第 9 个孩子的前面,在他身后,但就是没有落在他挥动接球的手套上。 结果对方连续得分,7号宿舍输掉了比赛。
几个星期后,7号房的聪明人想出了一个主意:不让第九个孩子在右外野,让他当接球手,负责在比赛中接球和接本垒附近的球。 击球呢? 从表面上看,这个计划是有悖于常理的,毕竟大家都不是这么玩的。 但是仔细一想,这样的安排是不是真的不合适呢?
因为慢速垒球比赛不允许“偷垒”,即跑垒员完全靠自己跑,并在投手投球时试图推进到垒上,所以第 9 个孩子的传球技巧不再是问题。 更何况7号宿舍场上有8名队员,他们不会让对方太多人跑垒的。 即使对方的跑垒员有机会跑到本垒得分,主队的投手或一垒手通常也有足够的时间回到本垒进行掩护。
这是一个可见的好处。 还有看不见的。
如果对方击球手没有击中球,第 9 个孩子由于跑动速度较慢,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球捡回,并将球扔回本队的投手。 一场慢下来的比赛会给所有击球手带来压力,毕竟,谁能一直保持专注? 尤其是孩子。 只要有人稍有懈怠,机会就会来。
事实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性。 自从老九成为接球手后,那个夏天七号宿舍一场比赛都没输过。
7 号卧室里有两个疯狂的体育迷,一个是 ,另一个是本书的两位作者 Jon 。 两人都表示这件事对他们很有启发:常规策略在大多数时候确实有效,但如果前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,最好质疑常规策略并尝试一些新的选择。
如同小时候一样,这一次,他们选择再次合作,以《赛场中的行为经济学:场上行为与赛场输赢之谜》挑战传统竞技智慧。 比如,“喂”好运气的队友能不能提高胜率? 谁更有可能赢得冠军,防守更好的球队还是进攻更好的球队? 为什么裁判吹哨少了,比赛更精彩了?
本书认为,从某种意义上说,运动是人生的隐喻。 反过来,生命也是运动的缩影。 运动员和教练员,尽管他们的专业性无与伦比,但仍然与我们一样受制于相同的人类行为和经济学规律。 因此,即使是体育比赛,也像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经济现象一样,可以用奖励、恐惧、欲望等动机来解释。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注意什么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。 如果有数据支持分析就更好了。
从表面上看,作者在整本书中探索了足球、篮球、足球、棒球、垒球、高尔夫和许多其他运动,其中许多运动彼此之间关系不大。 但实际上,在这一切现象的背后,隐藏着看不见的经济线索:例如,激励因素不仅可以为运动员、教练员和球队老板提供强大的动力,还可以用来预测他们的行为; 人的认知偏差存在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投资行为也是如此,运动也是如此; 等等。
作者说:“按照我们的预料,本书后面章节提出的很多观点和主张,都会引起争议和质疑。如果真是这样,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。” 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介绍体育知识,推荐你喜欢的运动,而是引导读者换个角度看体育,或者用体育更轻松愉快地“教”行为经济学。
行为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,而不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。 因此,两位作者用它来研究身体活动,您不应该感到惊讶。 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运动员和教练员受益,也可以启发那些想要更聪明、更高效地生活的人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肖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