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况】2012年,常州市体育工作按照“体育是民生、体育是精神、体育是科学、体育是公平、体育是经济”的理念,开启了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新征程。一种全方位的方式。 提高水平,实现竞技体育成绩争优,推动体育产业规模化、突破性,推动体育赛事扩大影响力和品牌创建。

群众运动。 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全市“10分钟运动健身圈”建设三年行动计划。 全民健身工作首次被列为2012年十大民生实际问题之一,群众体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。 完成12个公园、89个社区、83个居民区、自然村的体育设施建设更新。 建设青滩全民健身中心,改造青滩体育中心,年内对外开放。 启动祁雁树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,完成天宁区天宁街道、兰陵街道、钟楼区五星街道、新北区洛溪镇、西夏墅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。 创建省级以上全民健身示范项目3个,市级示范项目11个。 市奥体中心全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建成并对外开放。 全市31个国家体质监测点全部对外开放,全年测量体质2.5万余人次。 市奥体中心、市青少年业余体校、金坛体育休闲公园等23个市级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,其中12个免费; 10所新的体育设施学校向公众开放。 全年免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100名,全市2800多个全民健身站各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。 出台《关于实施优惠特殊群体体育健身活动的办法》。 举办了2012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、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“万泽杯”龙舟赛、2012金坛茅山登山健身大会等多项全民健身品牌赛事,着力打造全民健身队伍.

10万人次参加全民健身日健身示范活动。 在《常州日报》体育专版、社区窗口发布科学健身知识40余篇,编发《常州市市民健身手册》5万册,免费向公众发放,举办市级以上健身讲座120场次区级。 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健身讲座。 开展全市25家体育协会“五有建设”(协会组织机构和队伍健全,管理形式和制度规范,社会组织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强,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和资产,有促进项目开发的有效性)试点工作。 开展明星体育社团评比工作,创建4A级体育社团7个、3A级体育社团3个。 创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5个,省级优秀团体健身点75个,新增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5个,市级优秀团体健身点100个。 全年组织541人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2个非奥运项目。 比赛规模和比赛成绩均位居全省第二。 市体育局、武进区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2年度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,其中市体育局连续16年获得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; 金坛市文化广电体育局、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被表彰为2012年度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。 常州连续两年在全省群众体育考核中名列第一。 6月27日至28日,全民健身活动现场工作现场会在常州召开。

竞技体育。 常州7名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5大项目中获得1枚铜牌、2个第四名和1个第六名。 上半年全国冠军杯中,常州市主办的江苏女垒获得亚军,江苏女子曲棍球队和女子手球队双双获得第四; 全国锦标赛下半程,江苏女子垒球队、女子曲棍球队双双夺冠,江苏女子手球队获得亚军; 江苏女子曲棍球队也获得全国联赛亚军,创造了建队以来参加全国比赛的最好成绩。 重新调整篮球、跆拳道、乒乓球等项目布局。 已投入960余万元用于各培训单位基础设施和培训场地的维护改造。 5家单位申报建立新周期国家高层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。 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,市炎陵中学与市实验初中成立教育集团,实现联合办学。 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与钟楼区5所小学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。 全年组织892名运动员参加25个大项、547个小项、128组省级比赛,获得金牌92.5枚、奖牌245.5枚、总分2856分。 金牌数、奖牌数、总分均列全省第四位。 加强市级中小学生竞赛体系建设。 全年举办体育单项比赛11项、体育特色校际交流赛4项、体协少儿个人赛2项,参赛人数4500余人。

常州籍羽毛球运动员_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常州籍将军_常州跟单员招聘

常州籍羽毛球运动员_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常州籍将军_常州跟单员招聘

2012“李宁杯”中国羽毛球大师赛(于玲摄)

体育赛事。 市体育局出台《举办国际、国内重大赛事奖励办法》JRS直播,提高各区、高校、体育协会举办大型赛事的积极性。 2012年承办2012“李宁杯”中国羽毛球大师赛、2012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、2012四国女篮奥运预赛等国际赛事7次。 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等12项全国性赛事20次。 其中,2012“李宁杯”中国羽毛球大师赛、全国跳水锦标赛、2012四国女篮奥运预备赛、2012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、2012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。央视第五套。 现场直播、重播近37小时; 江苏卫视体育频道全程直播13小时; 由TSA等国外电视媒体现场直播、转播,国内近60小时,海外10余小时,有效宣传常州。 充分发挥常州高校人力资源优势,鼓励和支持常州高校及体育协会培养职级裁判员,与江苏工学院、常州工学院、常州大学、市棋协、市门球协会二等。 全年新增国际级裁判员1人、国家级裁判员1人,新增国家一级裁判员近30人,二级裁判员290人。

体育产业。 市体育局积极争取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,挖掘一批体育领域具有显着产业特色的龙头示范项目,与市财政局成立联合评审组,推荐23个项目申报省级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,其中10个项目获得引导资金610万元。 积极支持产业企业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,整合市级场馆资源,完善产业体系,以体育产业为基础,兼营会展、演艺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。 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平台,投资建设祁墅岩区全民健身中心和新北区春江镇全民健身中心。 实业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8000万元。 积极开展体育彩票工作。 在全国和全省彩票销售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下,常州市全年实现体育彩票销售超过13亿元,销售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四位; 比上年增长21.41%,居苏南地区首位; 全省贡献率由上年的7.66%提高到8.15%,市场占有率由上年的53.84%提高到55.37%。 (陈欣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