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场比赛34分钟,进攻端20投11中,其中三分球4中2,罚球4中2。 他得到26分、7个篮板和6次助攻。 全队最高,也是全场最高。
这是郭艾伦在昨天对阵北控队的比赛中交出的出色数据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当郭艾伦拿到第24分时,他的CBA生涯总得分已经达到8262分,至此超越巴特尔(8260分),进入CBA历史得分榜前十。
恭喜郭艾伦!
除了个人数据达到“里程碑”之外,郭艾伦昨天在场上的具体表现也可圈可点。 很多持球后的快攻和突破,真的好像年轻了好几岁。 给防守者反应的时间,充分呈现巅峰时期的场景。
借用一位球迷的一句话:郭艾伦以前可能比自己慢,但绝对不会比场上其他人慢。
这应该是真正能够登顶的伟大球员的独到之处。
我们应该客观地认可郭艾伦这样的球员的优秀,同时也容忍他们在一些比赛中的“不优秀”。
因为,只要他们总是比粉丝更渴望证明自己,反之,当他们自己明白自己已经无法证明自己的时候,那么就是他们离开的时候了。
所以,观望,珍惜。
对面,北控队可能不想让辽宁队和郭艾伦在这样的夜晚“脱颖而出”。
于是JRS直播,他们也成立了一份工作。
比赛正式开始前,还有升国旗、奏国歌的仪式,这是很多球迷都耳熟能详的。
不过,当北控队全员出场时,大外援哈斯身穿的球衣与队内其他球员的球衣不同。
哈斯身穿胸前印有北控队徽的球衣,其他球员身穿正面印有“北京”字样的城市版球衣。
当时看直播的我惊呆了,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战队工作人员的“疏忽”。 比赛正式开始后,我会“调整”,换掉哈斯的球衣。 与团队保持一致。
说实话,我从来不敢想所谓的“穿错衣服”。
然而,当比赛正式开始的时候,我才发现自己还是在“图森跑”,因为哈斯在正式比赛的开幕式上穿着的依然是“队徽”版球衣,而场上的其他球员则穿着身穿“城市版”球衣。
不过,这个时候,我还是没有去想那些“离谱”的方面。 我认为球队工作人员在赛前准备方面可能不够仔细。 现在比赛已经正式开始,再改变也来不及了。 中场休息时,当中场球员回到更衣室时,应该进行调整。
球队的工作人员也是“人”,难免会犯错,这一点也应该理解。
所以,下半场比赛开始的时候,我就一直盯着哈斯看,什么都没看。 看到哈斯后,我才发现自己又被“教做人”了。
因为哈斯从上半场开始还穿着“队标”球衣,所以他并没有和队友们一起穿队服。
现在,一切都清楚了。 原来,北控队的工作人员、教练组和队友们,从开赛到现在这么久,都没有发现哈斯的球衣“有问题”。
当然,也有可能有人看到了,只是哈斯的“城市版”球衣留在了酒店,并没有带到比赛现场。
不过,这时候工作人员不应该赶回去取吗?
然后第一次将其送回哈斯。
如果他最后没有这么做,就证明整个团队都没有人把这件事看得太重。
说到这里,有球迷调侃:其实北控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,只是因为哈斯的“城市版”球衣还没做完,想换也改不了...
不得不说,我们的球迷真的很“可爱”,随时都能想办法给主队“解围”。
但是,上图怎么解释呢?
其实话又说回来了,北控队的球员到底有没有发现,还好说,毕竟是发现了也没当回事,而且球衣不在现场,他们也太懒得再找他们了。
不过,现场联赛工作人员和三名裁判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,着实令人意外。
还记得高三那年,我们年级举行班级比赛。 按照规定,我们必须穿学校定做的校服,但是每个班级的颜色都不一样。 当时对面班有个同学,他是个“留级生”,那天应该是“疏忽”了,把上场比赛的球衣拿过来,那是他高一.
由于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同一家制造商,因此球衣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差异。
不过这个“细节”被当时吹罚比赛的裁判老师发现了,直接告诉这个班的负责人,他现在就换球衣吧,要不就直接换人。
即球队的着装必须是“统一的”。
然后,比赛立即开始,迅速做出决定,以免影响对方球员的时间。
最后经过对面的商量,“留级”选手赶紧回家拿了今年的球衣,让班里的另外一个选手先上场。 比赛才真正开始。
当年裁判老师的这一系列操作,着实让我记忆犹新。 那一刻,他的行为真的是直接提升了这场比赛的“严肃性”,也让大家打起来了。 带着12分的精神,我开始更加认真的对待这次比赛。
通过这件事,我也明白了条例在任何时候都不是“摆设”的道理。 只要监管者愿意细心监管,那么违规者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。
因为在大家都服从的情况下,没有所谓的“特殊”。
另一方面,CBA是目前中国篮球唯一的“职业”联赛。 通常,所有其他联赛和比赛都应将其视为榜样和标杆。
不过,同样的“失误”,在我们普通的校园篮球比赛中是可以及时发现并“改正”的,但是在CBA,这件事没有主管能发现,当然最后也没有得到“改正”。 .
我之前已经呼吁过很多次了。 我们的联赛要想提高,就要从各个方面的这些细节做起,不要以为那些事情是“大事”就先做,而这些事情是“小事”就不应该做他们先。
事实上,真正的变化往往是“从小到大”发生的。
因为只有很多“小事”做好了,做“大事”才不会觉得那么难。
但是,如果只顾“大事”而忽略“小事”,那“大事”就真的很难找了。
归根结底,没有足够的“地基”,一座高楼怎么拔地而起,即使能拔起,也只是一个“骨架”,因为没有细部的填充,里面注定是“空的” “……